為何印度獨立董事急忙離職

【作者】    Jayshree P. Upadhyay
【資料來源】    Livemint
【發佈日期】    2018年 12月 19日
【介紹者】    閻書孝研究員
【審訂者】    邱明志委員
【簡介】   

印度上市公司有743名獨立董事的空缺,其中有561名是在任期結束前無充分理由就離開。

被視為是小股東權利「保護者」的獨立董事,一看到公司有問題的小徵兆,就會很快跳船。最近Yes銀行有3個離職的獨立董事—董事長、另外兩位從JM 財務資產重建公司(JM Financial ARC)派任—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若獨立董事在任期尚未結束前就離職,實務上並不少見,但有趣的是離職完全缺乏可信的理由。

根據主板上市公司研究追蹤機構主板資料庫(Prime Database)所整理的資料,2018年在Nifty指數上市的公司,有743名獨立董事辭職,其中561名是在任期結束前,無充分理由就離開。而有297名獨立董事則是完全沒有理由便離職,264名則以「個人因素或另有要事」為由。

在無正當理由下,獨立董事離開公司的數字逐年成長。2016年有649名獨立董事離職,其中415名沒有充分理由。事實上,其中有325名完全沒有提供任何理由給交易所。在2017年,730名離職的獨立董事,有476名沒有提供適當的理由,有319名董事完全不提原因。

Indus Law的創辦合夥人Gaurav Dani說:「當獨立董事知道公司不太對勁時就會辭職,如果勉強繼續擔任,會讓自己暴露在巨大風險之中。」

專家覺得會做這個決定,與印度法律晦澀難懂有關。2013年版的印度公司法以及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的上市規則載明,若公司有任何疏忽失職或授權失當,若該董事對此知情、同意或縱容,或者他並未盡職履行職責,就負有個人責任。

因此,很少會提及原因或做決定背後的理由,這是獨立董事典型的辭職方式。然而還是有例外。比如Yes銀行的R. Chandrashekhar以及JM Financial ARC的Anil Khandelwal都以缺乏治理為由離開公司。

Chandrashekar的辭職是以擔心治理及公司事務管理為由,而Khandelwal則提到治理原則上有分歧。不過到了4月,Sebi的上市義務與揭露(LODR)會全盤翻修。

根據修訂草案,董事與公司未來不只有義務要公布辭任的詳細理由,還必須要確認沒有其他因素會阻礙揭露。該項揭露必須提交易所。Dani說:「從公司治理觀點看,這是一個好的改變,因為當公司犯錯時,可以讓外界更清楚看到發生什麼事。

再者,獨立董事不只被要求提供離職的詳細理由,還要確認除其所揭露的原因外,沒有其他重大影響因素存在,因此離職的獨立董事有義務要揭露所有重大事實。然而,印度尚未配置機制或檢查方法,來證實獨立董事所宣稱的理由為真。」

【網址連結】

https://www.livemint.com/Companies/bntAau6XcAhPfTZ5yCVx7O/Why-independent-directors-arerushingfortheexit-doo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