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兼顧經營、監督 挑戰大
董事會兼顧經營、監督 挑戰大

2019/04/26 工商時報
陳昱光

勤業眾信25日舉辦「董事會的監督與決策參與角色」專班課程,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賴冠仲(左四)與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系名譽教授柯承恩(右六)等課前一同合影。圖/王德為

公司治理逐漸成為企業顯學,董事會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更至關重要,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常務理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系名譽教授柯承恩指出,公司治理董事成員肩負重要責任,除了法律賦與監督功能外,參與決策經營也是一大重點,並維持兩者衡平,充分發揮董事職能。

柯承恩25日出席勤業眾信董事證書專班時指出,經營與監督的平衡是公司治理面臨的一大挑戰,如何確保公司負責人或高層管理人,善盡其對公司資金供應者的責任,同時能夠對企業有所幫助,經常是董事及獨董需要學習的課題。

柯承恩進一步指出,從外部投資者的角度出發,公司治理目的是保障投資人獲得應有的報酬,董事會相關規範強調監督功能,以減少不必要的風險,但從企業內部角度來看,董事會則具有創造經營價值的本質,是目前公司較為忽略的一塊,就實務上,董事若只有盡到監督角色,卻沒有創造價值之處,容易導致董事會流於形式,若能了解董事會在企業價值創造與分配的架構,可以進一步善用公司治理機制,創造更高價值。

根據OECD定義,公司治理涉及公司管理當局、董事會、股東及其他利害關係人之間的關係。公司治理提供一個結構,使得企業目標得以訂定、以及達成這些目標的方法與績效的監督得以確立;並以確保一個有效的公司治理架構基礎,公司治理框架應該可以提升市場透明度、公平性,以及促進市場有效的運用資源為公司治理原則。

公司治理協會也參照各國規範,在2002年決議定義公司治理為一種指導及管理機制,並落實公司經營者責任的過程,藉由加強公司績效且其他利害關係人利益,以保障股東權益。

柯承恩表示,公司經營可以看作是委託人與代理人的關係,委託人尋找專家代為管理企業,提供委託授權,而代理人盡職受酬,並受到委託人的監督,在此種關係下,也會衍生出不同問題,例如資訊不對稱將造成潛在道德危機,缺乏良好、充分溝通則容易破壞彼此信任。

另外,依照董事參與的程度,董事會型態大致可以分為被動式董事會、確認式董事會、參與式董事會、介入式董事會、營運式董事會等六種,柯承恩表示,在歐美概念中,董事長是負責召開董事會,舉英國規定為例,董事長跟執行長職務必須分開,但台灣法律規定董事長是對外代表公司,具有執行長(CEO)的概念,使得決策者的判斷與董事會能否發揮效能就顯得格外重要。

柯承恩指出,過往台灣中小型企業多以血緣關係做為維繫信任的要件,但公司治理則是透過法律與責任作為雙重保障,CEO及其團隊與組織能力對企業競爭力有最終影響,是企業的核心,他建議,董事會應發揮多元角度的專業角色,避免經營者在決策與組織領導上的盲點,落實公司治理制度將有助於企業組織文化的創新與發展。

網址: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426000479-260210?chdtv

====

獨董擔責 須留意三大爭點

2019/04/26 工商時報
陳昱光

勤業眾信25日舉辦「董事會的監督與決策參與角色」專班課程,由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系名譽教授柯承恩出席講授。圖/王德為

上市櫃公司近年頻傳紛爭,獨立董事在董事會扮演的職責,引起市場廣泛討論,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常務理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系名譽教授柯承恩指出,獨董責任歸屬問題較常出現在財報不實、內控問題,以及重大併購等三大爭點,並建議獨董需發揮職能,適時「問所當問」。

柯承恩指出,獨立董事為沒有股權,不參與經營的獨立客觀外部董事,基本上經常會面臨到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面對公司經營,除了發揮自身專業領域,提供多元意見外,適時提出疑問是強化公司治理最有效的方式。

以兆豐金案為例,主因就是由於內控制度未能落實,導致遭美國紐約監理單位裁罰,就獨董的角色來看,應如何確保內控健全?柯承恩表示,除了檢視內控聲明書等書面資料外,更需要有實際作為來證明,例如向經理單位建議查核,並提出相關意見,在審計委員會留下紀錄,藉由制度來落實公司治理執行,也是保護獨董的一種防禦措施。

柯承恩認為,獨董與內部稽核的互動相當重要,例如在年報審查上,若相關數據、指標出現明顯變化,經營團隊是否能提出合理解釋,異常部分也可以向財務長、會計師進一步確認。

另外,樂陞案爆出收購弊案,隱瞞董事會,三名獨立董事也因此受到牽連,柯承恩指出,就一般收購案而言,大部分都是由甲方向乙方提出實地查核(DD),較少有反向由乙方來審視甲方,建議獨董在重大併購案中,需要留意交易對象、收購價格、雙方經營規模,以及如何評估都要進行詢問。

柯承恩進一步解釋,併購過程中通常會進行強弱危機分析(SWOT),不過,其中還涉及到決策者心態等問題,團隊內部的不同聲音可能被蓋過,有可能導致理性分析的盲點出現,因此,獨董必須站在不同角度,提出自身最擅長或最擔心的問題,適度踩煞車,同時,也建議「決策者不要怕聽意見」,有正反方意見才能夠思考更為全面。

另外,隨著政治經濟、科技變化、產業競爭及組織內部環境等問題,企業可能面臨到決策風險,實際執行方向由CEO與經營團隊規劃,經過內部統一意見後,才會向董事會提報並決策核定,因此也成為最後把關的機會,董事會則必須要「選對的事情」,提供多元看法,有助於企業組織文化與創新的發展。

網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