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企業認為公司治理很麻煩?

【作者】    Chin Hooi Yen
【資料來源】    Asia One
【發佈日期】    2015年 5月 26日
【介紹者】    閻書孝研究員
【簡介】   

作者認為公司治理在新加坡新創企業很少列為優先議題,其問題在於新創企業資源有限、他們忙於吸引市場關注,另外,這些公司的所有權及經營權常常界線不清。創辦人通常自己經營企業,而自己就是大股東,所以容易忽視其他股東的權益。

然而,當新創企業開始需要從天使基金或創投公司募資時,這個情況就會變得複雜。投資人經常要求進入董事會,此時,新創企業才第一次真正接觸到公司治理。

在作者擔任過數家新創企業法律顧問的經驗來看,很多創辦人會擔心在任命新董事時失去經營主導權。他們會擔心決策程序或許要妥協、或許變得更麻煩,或者兩者都有。

這些擔心是來自於對公司治理原則與其將帶來的益處的不了解,特別是不了解董事會的角色功能,更不了解如何善用董事會。

多數新創企業的創辦人年紀很輕,缺乏管理公司的實務經驗,但若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限制,並且藉此機會創造一個可以提供管理階層指導、策略、資源及洞見的董事會,那就沒有問題。有經驗的董事會駕馭創辦人一些衝動念頭,來為公司加值。

某些創辦人主導性強,對大小事都想要做決定。當公司正處於初創階段的發展時,常常讓創辦人認為自己可以因應所有的決策,總是想把大小事一把抓。但是創辦人若不願意授權,將在募資之路就會比較辛苦,或者最後被溝通受挫的外部投資人或股東所更換。

在發生這類事情以前,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位願意提供策略領導及監督的董事會成員來輔佐,這也包括檢視繼任計畫的發展。

換言之,創造一個由專業能力、有真正監督能力,並且具備適當的程序的董事會,這樣才可以讓公司真正獲益。創辦人也可以藉由瞭解到董事會帶來的價值,真正受惠,而不只是單純地監督制衡。公司治理應該被視為是策略工具,而不是負擔。

所有新創公司必須要讓董事會和伴隨的公司治理實務,與公司一起成長。

創辦人應該記住,對投資人而言具有吸引力的新創企業,是可以增進透明度、監督制衡及有效決策的。事實上,經營良好的公司可以使價值提升,吸引更多投資人。當公司面臨收購或公開上市時,一個有適當治理公司在被盡責調查時,比較不會出現阻礙其募資或上市的問題。

當公司成長時,有效的公司治理程序可以促進公司與投資人、關鍵伙伴及員工之間的信心。

架構完整而正確落實的公司治理結構,也可以創造有效的決策過程。在此,創辦人應該與董事會一起發展出一套職權分工手冊,清楚定義管理階層與董事會的職責。這將讓董事會與管理階層,面對危機或機會時,可以更有效率地合作。

創辦人若積極讓董事會掌握公司現況,就會發現董事會成員更願意將公司事務納為首要考量。有些董事會成員服務於其他公司,所以當掌握公司現有計畫或面臨挑戰時,他們會更願意提供自己的資源,並給予有效的決策方向。

【網址連結】
http://business.asiaone.com/news/should-startups-bother-corporate-governanc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