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銷談公司治理

【作者】    Philip Forrest
【資料來源】    Asia One
【發佈日期】    2015年 5月 19日
【介紹者】    閻書孝研究員
【簡介】   

John Lim是2014年新加坡在東協公司治理計分卡專家團體的代表人,他指出,很多新加坡公司在實務上對比東協的得分有所落差,原因在公司治理實務揭露不夠充分,他形容公司治理像正義,不是有做就好,還要被看到有做才行,因此公司需要良好及完全的揭露。Lim認為這也是為何半數的新加坡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僅達到或更低於股票的帳面價值的主要原因。

很多公司並沒有好好地運用他們堅實的公司治理實務,沒有將之整合入公司行銷定位的整體策略裡面。特別是上市公司,他們需要吸引國際投資人關注。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公司治理是評估企業價值不可或缺的一環。

談到行銷,表示一項承諾,以及將前後一貫地行事。很多董事都知道要行銷公司的產品與服務,因為清楚的品牌價值是留住顧客很關鍵的要素。現在,公司需要將這種思維應用到股票上。如果股票是產品的話,投資人就是顧客,則公司如何維繫其品牌價值呢?董事及管理階層如何讓投資人認可其股票的市場定位呢?又如何讓投資人願意購買公司的股票,或者讓他們長期持有呢?

用品牌來思考其實很不容易,因為公司的各個發展階段中變數很多。考量股票的品牌價值時,可能要考慮的因素有:公司股利發放紀錄與股利政策、永續性實務、以及是否可持續獲利、成長。然而,公司卻常常忽略將公司治理納入其考量要素。很多實證研究已顯示,良好公司治理與投資人對提高公司評價,存在很高的互相關聯性。投資人的溢價評估,源自於他們認為公司風險較低、企業能夠有效能地運作、有更大的究責性,並且可以降低代理成本。

可惜的是,現在很多公司認為治理僅是法規遵循而已、僅視為營運成本之一。他們無法體會藉由行銷公司治理實務,達成企業品牌的宣傳。另一方面,新加坡上市公司因為沒有揭露其內部的治理狀況,外界便直覺推論公司並無相關的制度。所以在東協公司治理計分卡發表時,這些公司可以說是受到過度的懲罰。

公司無論選定怎樣的品牌價值,都應該對外溝通,就像用產品或服務吸引顧客一樣,用公司治理來吸引投資人。他提出有以下建議:

1.從年報開始,特別是提出公司治理宣言,當揭露完整時將對公司產生很高的價值。並且要注意,雖然新加坡的公司治理守則立基於「遵循或解釋」方法,但是並不表示公司不需遵循,而是當無法遵循時,公司應該要提出清楚而實在的解釋。

2.公司應該積極與投資人議和。比如,他們應該在季度財務公布發表後安排電話會議。投資人或許不喜歡聽到負面消息,但是他們會肯定公司能夠持續辦理這樣的溝通會議。

3.公司也可以舉辦股東常會的會前會,討論投資人關注的重大議題。這些會議可能不會取悅投資人,但是願意溝通的意願將贏得讚許。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溝通將會使後面的股東會更順利。

4.公司應該具備回應所有股東提問的政策。當然,有些提問或許很瑣碎,但是公司對股東提問是開放的這個印象,對吸引投資人大有幫助。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企業在行銷部門都有品牌管理者,確保產品與服務,在充分連結其品牌價值的基礎上,對顧客宣傳行銷。現在正是時候了,讓董事會與執行長擔任公司股票的品牌管理者,將公司治理的內容與價值有效地行銷給投資人。

【網址連結】
http://business.asiaone.com/news/branding-corporate-governanc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