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季報將不再重要

【作者】    Lee Su Shyan
【資料來源】    Straits Times
【發佈日期】    2016年 2月 17日
【介紹者】    閻書孝研究員/本篇由何佩諸委員審訂
【簡介】   

新加坡董事協會在2014年9月的董事大會上進行的意見調查顯示,超過600位的與會董事及公司領導人中,有78%希望將強制性的季報廢除,改為自願性質的。

為了要瞭解季報到底讓人如何頭痛,想想很多以12月31日為年度結束日的公司立場,他們現在正處於編制其年度報告的過程中,如今第一季已經過了一大半,他們同時也必須要緊盯著第一季季報的表現是否良好,尤其是在股市持續震盪的之際。前一個報告循環才結束,另外一個循環又要開始,讓公司沒有喘息的空間。

從2003年起,新加坡就開始對市值在7500萬新幣以上的公司強制公告季報。以12月31日的市值數字來看,也就是指半數以上的上市公司需要公告。

在此之前,新加坡規範的只有半年報。

雖然在導入季報時有反對聲浪,但公司依舊遵循了這個要求。

最近英國與歐盟都把季報公告改為自願性質的,並再度引起了相當的討論。

新加坡管理大學會計學院的會計系教授Cheng Qiang說,從國際發展來看,市場參與者質疑季報的有用性是很自然的事。

他還說,新加坡交易所有壓力要吸引公司來上市,因此需要多考量上市規範與揭露要求,包括季報。

現在的爭論大多集中在季報的資訊品質,以及如何對投資人產生效用。

去年,資產管理公司施羅德(Schroders)毫無預警地寫信給所有他們所投資的FTSE 350公司,鼓勵逐步停止季報,並關注長期績效。

施羅德的盡責管理部全球主管Jessica Ground告訴海峽時報(Straits Times)說,他們是注重長期的投資人,希望知道的是公司如何永續發展。對他們而言,季與季之間的改變並不會突然大幅地影響到他們的投資決策。他們所期望的是對公司有更深入的討論,因此關鍵不在報告的頻率,而是報告的深度。他們所注重的不只是獲利而已。Ground認為,不同領域的資訊如碳排放、水資源運用,或是像銀行業投入在科技上的花費,也是很有用的資訊。

KPMG新加坡的副執行合夥人Ong Pang Thye相信,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季報是否能協助投資人瞭解公司財務的健全性。他指出,KPMG與其他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委託新加坡管理大學會計學院執行了一份名為"投資人對於期中與最後一季的盈餘數字,是否有不同的回應(Do Investors Respond Differently To Interim Versus Final Quarterly Earnings Numbers)"的研究。

該調查是在2011至2013年間,針對307家有公告每季盈餘的新加坡上市公司進行分析,在去年7月所發佈的結果來看,投資人在最後一季對盈餘的反應,會比期中其他三季還強烈。

這顯示最後一季經過查核的結果,可能會比其他各季被認為來得更可靠。

KPMG的Ong說,這意味投資人需要的是可以信賴的資訊。如果投資人持續要求季報的話,公司應該要列入考慮。

換言之,報告的頻率可能不如報告內的實際資訊,以及該資訊的可靠性來得重要。


除了討論公司營運結果的品質以外,也有人批評季報會鼓勵管理階層追逐短期的績效。

2005年由Graham, Harvey 與 Rajgopal針對400位財務長所進行的研究也經常被引用。他們發現,大多數財務長不會採行「淨現值為正」的計畫,係指該計畫會帶來現金流量,但是不會達到分析師對當季營收的期望。
   
那會讓管理階層不想採取可以為公司長期帶來現金、但當季會對盈餘產生負面效果的計畫。
   
經營者比較關心的是當下的數字,而非公司長期的財務遠景。

其他的研究也指出,季報所提供的定期資訊,投資人並未覺得特別有用,因為管理階層會醉心於最新一季的報表數字,而未必會從事最重要的計畫。

毫無疑問地,高階經理人樂於可以減輕準備長達數十頁季報的重擔。他們也樂於不用每季都要找解釋的理由。

一位財務長告訴海峽時報說,每一季之間不應該有太大的變動,如果是長期策略,就不應該每一季都變動。

對於依賴季報資訊的小額投資人,在沒有強制性公告季報之後,可以藉由現行關於重大資訊即時揭露的要求來補強。

一位知名的基金經理人也說,小額投資人應該花時間閱讀並瞭解刊載公司策略的年報,這才應是瞭解公司的第一步。

而像季報這樣的規範,其施行經常反應的是當時的問題。

討論季報爭議之時,亞洲金融風暴已經過去,然而在公司的透明度及公司治理上,則有較大的推動力。

新加坡也想採行最佳實務,以便其能躋身成為國際商業與金融的中心。而一些主要的市場如美國,還是強制公告季報。

在Council on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Governance公布其建議的同時,也提及報告需要更及時,以因應快速演變的經濟與波動性與日俱增的市場。他們也指出,規模小而成立時間不長的公司,尚缺乏記錄,風險也比較大,因此有義務要提高報告的頻率。

現在,新加坡的公司治理標準已經達到某種水準。即使是小公司,就算沒有季報,他們都也會定期向其銀行更新相關資訊。市場現在波動越來越大,兩位數成長及報酬的時代卻可能已結束。因此,營收與獲利不太可能在季度期間有太大的變動。

現在新加坡是越來越重視長期。

施羅德就是倡議者之一。本月初,據報導貝萊德(Blackrock)的執行長Larry Fink已經要求數家美國大公司的執行長,要更關注長期價值而非每季的目標。他也是美國行動主義投資人團體的一員,這個團體現在還有關注公司治理議題的華倫巴菲特,他也在注意每季報告營收相較於降低報告頻率而言,相對可以帶來什麼效益。

而新加坡的投資人該要好好討論一下季報的價值。
不過,雖然很少人懷疑,投資界的每個成員是否真的都能取得高品質的財務資訊,以提供有關公司長期績效的洞見,而非只是每三個月機械式的產生一組新的數字而已,但是這個問題在於將如何完美地達成這個目的。

【網址連結】
http://www.straitstimes.com/opinion/quarterly-reporting-losing-its-shin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