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司施行公司治理守則的進程緩慢

【作者】    Leo Lewis
【資料來源】    Financial Times
【發佈日期】    2016年 6月 6日
【介紹者】    閻書孝研究員/本篇由何佩諸委員審訂
【簡介】   

日本在首次導入公司治理守則一年之後,上市公司對股東繳交了一份依獲利比例的回報,但是東京證交所也承認,很多公司對守則遵循仍只是做表面功夫而已。

Japan Exchange Group 的總裁Akira Kiyota說,交易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增加現今真正願意遵循治理守則的公司比例。

他發言的時機,是在外國投資人對持有日本公司股票部位不足而進行密集的套利投資中,且全球資金也因安倍經濟學的承諾而被吸引進入日本,在安倍經濟學中,公司治理守則是成長復甦計畫裡面的重要支柱。

自從2015年6月守則實施以來,外國投資人已經賣了淨額10兆日圓(940億美元)的日本公司股票及期貨,這個舉動除了跟日圓走強密切相關以外,也跟他們猜測安倍經濟學會繼續發展下去有關。

然而,Kiyota說,資金外流(capital flight)比預期來得早,最主要的原因是外資相信日本企業未來會改善對股東的關注。他說,雖然日本有很多不是很樂意實施守則的公司,但治理守則已經為很多公司激發出日本人認真嚴謹(日語majime)的特質,即在遵循規範上的認真勤奮。

他說,現在的印象是,因為日本人的認真負責,所以公司對遵循是更為積極主動了。

分析師方面的觀察是,在會計年度2015年,日本3600家上市公司累積起來的整體股利首次超過10兆日圓。

根據證券經紀商的估計,日本公司支付的股利紀錄在會計年度2016年3月底為止,達11兆日圓,而宣布的股票購回紀錄達5.3兆日圓,比起前一年增加近60%。

高盛在日本的策略分析師Kathy Matsui說,股利支付代表從公司轉移到家計部門的財富,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的2%。

她說,這就是公司面對股東的行為上有成長性地轉變。

其他人指出,在大多數公司採行守則的精神,並且讓日本股票更值得投資之前,還是有一段路要走。在最近股票購回的浪潮中,相較於美國的標準普爾指數21%,日本東證指數有54%為淨現金。

根據CLSA Japan的策略分析師Nicholas Smith說,日本企業有著長期不榮譽的歷史,因為他們回報投資人不夠努力。

他補充說,但是現在很明顯地,這樣的努力越來越多,因為因應日本公司股價下跌已經發布的股票購回以及增加股利給付是激增的。在前些年,股票購回的宣布時伴隨著就是股票市場的高峰。

Smith說,很可能這真的就是去年導入公司治理守則的結果,公司無疑地擁有現金,在現金償還債務數年之後,公司一般來說擁有的現金,嚴格來看比起對公司有利的部位還多,並且資本支出的需求減少,邏輯上是可以增加對股東的回報。

【網址連結】
http://www.ft.com/intl/cms/s/0/8666954e-2ad6-11e6-a18d-a96ab29e3c95.html#axzz4Awlw77a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