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hai Ganu
【資料來源】WTW
【發佈日期】2025年 8月 4日
【介紹者】閻書孝研究員
【審訂者】邱明志委員
【簡介】
隨著我們步入2025年的中點,董事會愈來愈要因應BANI世界的錯綜複雜—脆弱、焦慮、非線性以及難以理解(Brittle, Anxious, Non-linear, and Incomprehensible, BANI)。當代壓力重塑了傳統的公司樣貌,迫使其朝向永續成長、韌性與加強競爭力的方向演進。這個時代標誌著公司治理過渡性的交界點,公司將策略對齊今日挑戰的多面向需求來促成轉型,同時保持對利害關係人價值關注。
今日的董事會在全球不確定與波動的包圍之下,對公司盡職治理的授權範圍重新構想。現在責任超越傳統的治理架構,包含了策略遠見、適應力,以及對利害關係人價值的堅定承諾。當地緣政治緊張和技術顛覆威脅公司韌性時,董事會正在重新定義其策略。這個演變要求採取一種縝密、全面的領導方式,將盡職治理視為是一項基石原則。隨著世界變得日益複雜,挑戰董事會的是運用盡職治理引導公司度過動盪時刻,在逆境中維持長期價值以及公司誠信。
01 永續性備受關注:ESG措施位於最前線
隨著圍繞多元、平等與共融(DEI)的爭議愈演愈烈,高階經理人激勵機制中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指標的重要性仍然穩固。公司正將氣候相關的關鍵績效指標(KPIs)植入其長期激勵結構,作為致力於永續發展的見證。根據最近韋萊韜悅(WTW)的分析,這些指標比其他目標證明更具挑戰性,從而駁斥這些目標是「軟柿子」的認知。這個挑戰突顯其對公司行為的實質影響,藉此強調專注追求的重要性。對公司而言,整合ESG措施必須從只是遵循的習題,跨越成為推動組織轉型和社會效益的正宗永續實務。
02 貿易與人才流動的轉移:聚焦於區域內策略
在全球不確定普遍存在的環境下,公司日益傾向區域內策略以重新定義和穩定供應鏈和人才流動。「來自亞洲—為了亞洲」的例子是這個趨勢的寫照,在策略上讓公司更貼近區域市場以加強其韌性。WTW最近的一次脈動調查強調這些發展如何影響高階經理人薪酬策略與董事會指引。透過在地化營運,企業不只可以降低風險,也抓緊區域市場機會。此類策略的重新調整對於保持競爭優勢方面有所幫助,同時適應不斷變動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局勢。
03 大膽行動:挑戰全球競爭力規範
為了維持在全球的競爭優勢,英國和歐洲的公司透過強化其激勵槓桿機制正大膽挑戰傳統規範。此項改革使得高階經理人薪酬更直接與績效結果契合,催化創新與成長。藉由動態調整其激勵架構,這些組織展現對全球攸關的承諾,刺激重新評估策略目標。此類大膽演練突顯以績效為中心的方法,促使全世界同業重新評估其追求持續全球競爭力的方法論。
04 人員治理:重視人力資本與文化
由於各行各業認識人力資本和公司文化在推動組織成功的樞紐地位持續升高。人員治理如今強調聚焦於高階經理人安全、繼任計畫及風險管理的全面性策略。日本的人力資本指數(Human Capital Index)樹立標竿,驗證在公司內部培育人員潛力的必要性。再者,莫德納(Moderna)合併人資和技術部門的創新決策,展現了人力資本和技術資本在培育韌性企業文化上的綜效關係。公司越來越意識到,重視其員工貢獻,對於促進一個具備適應力、對未來做好準備的組織環境是不可或缺的。
05 價值創造:重新強調資本配置
現在越來越強調策略性資本配置,特別是像日本地區,重視高於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WACC) 的投入資本報酬率(ROIC)。該轉變突顯公司必須究查其資源配置和投資方法,以確保持續獲利的成長。經由優先考慮高效率的資本管理,敦促公司小心翼翼地評估資本效率,並將其視為長期價值的關鍵驅動力。此策略考量目的在於把資源運用和成長軌跡最適化,推動公司持續成功和股東價值。
呼籲行動:2025年及以後的焦點
思索2025年剩餘的時間及往後幾年,我們鼓勵公司在策略上積極迎接這些演變中的趨勢。英國財務匯報局(Financial Reporting Council)擴大了盡職治理的定義,突顯負責的公司治理在建立永續未來的角色。呼籲組織重新評估其策略,優先重視有意義的ESG措施、培養區域韌性,以及充分利用人力資本和技術資本之間的綜效,建構全面的治理方法。
【網址連結】
https://www.wtwco.com/en-id/insights/2025/08/2025-halfway-checkpoint-five-global-trends-in-boardroom-discu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