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財閥在政府帶頭下加速改革

【作者】    Cho Chung-un
【資料來源】    Korea Herald
【發佈日期】    2018年 6月 4日
【介紹者】    閻書孝研究員
【審訂者】    何佩諸委員
【簡介】   

由於社會大眾不滿及政府壓力的日益增加,南韓企業已加速他們在公司治理上強化透明度的努力。財閥的控制家族長期被批評以少數股權控制整個公司。

不只現代汽車,幾家最大的財閥像韓華、曉星都在上週提出大幅改革的計畫,他們相信此舉可以增進股東權利。而不論外界信不信,他們都希望在今年內完成複雜、成本高昂的再造工程。

根據公平交易委員會(FTC),南韓前五大財閥除三星外,在今年上半年都已經發布一組計畫來改造各自的公司治理。另外還有六個財閥,包括現代重工、CJ、大林與LS也都率先推動改造。

韓華集團上週表示,他們20年來首次將集中的權力體系解散,未來每間關係企業的決策都由各自的董事會負責。集團也宣誓,會降低董事長兒子對被批有關係企業相互交易的公司持股比例。

南韓紡織業巨擘曉星,也採取了控股公司結構,將7項主要業務分別納入4家獨立的事業體,他們宣布,這是他們強化管理與公司治理透明度的一步。

在數十年來第一次這麼大的轉變下,曉星的控制系統下會有4個關係企業。控股公司執行長一職將分別由曉星的董事長Cho Hyun-joon與總裁Kim Kyu-young共同擔任。身為董事長弟弟的總裁Cho Hyun-sang,則被任命為董事會成員。公司主管說,這4家關係企業裡,會有超過30個專家擔任董事,包括前法官、學者與高層的政府官員,讓決策程序更為清楚且可以信賴。

行動主義者Kim Sang-jo轉任公平交易委員會主委向財閥宣戰後不到一年,南韓的財閥們就自願地開始推動公司治理。

自從Kim上任以來,就以棒子和胡蘿蔔的方法,鼓勵財閥自願推動公司治理,但設定嚴格的達成期限。

Kim的外號是「財閥狙擊手」,去年底與前十大財閥執行長圓桌會上,他就表面上讚揚財閥已達到政府所期待的要求。

但社會大眾對財閥濫用權力、為己圖利的案例十分反感,而且程度顯然遠超過政府預期。

上個月韓進海運的家族成員出現一連串濫用權力與違規事件,引發了社會大眾的怒火,外界呼籲要讓財閥家族後裔與其確鑿的罪行曝光,並質疑他們擔任財閥領導人的能力。

南韓研究公司的機構CEO Score的執行長Park Ju-gun表示,傳喚董事長夫人與小孩來接受訊問、對其住所與辦公室進行一系列的搜索、徹底調查他們的稅務報告等,主管機關從起訴到稅務調查同步採取的作為,要規範約束的不只是韓進而已,還包括其他財閥。

他說,一旦北韓問題解決了,文在寅政府很可能就會把矛頭轉向財閥。財閥非常清楚政府很可能會加諸以嚴格的規範,這就是為何他們現在積極向前的原因。

根據南韓政府官員表示,內閣成員都同意在FTC內建立一個控制小組,帶頭推動財閥改革2.0。這個任務小組將由司法部與金融服務委員會內相關業務的官員組成,以強化財閥的監督並評估他們「自願改革的措施」。

不只是FTC,連稅務主管機關都宣誓要調查財閥家族透過關係企業交易及借人頭累積資產的方式,將財產轉移給下一代,但未繳應納稅捐的相關指控。

產業觀察家表示,南韓國家退休基金(NPS)漸漸從身為南韓企業保護者與外國投資人威脅者的角色轉變出來,未來對財閥而言會是一個大問題。儘管NPS致力於政治中立,但他們的最高決策委員會仍是由衛生福利部的部長所領導,因此還是在政府底下營運的。

根據專家所言,就算政府做出這樣的決定,但是財閥再造的自願性質以及他們對自身利益的保護將會造成結果受限。

現在有強大民意支持的政府,可以讓韓進的董事長Cho Yang-ho離開管理階層,但是無法剝奪他的股權。雖然他持股少,但是對集團還是有不可動搖的控制權。

首爾國立大學研究所的教授Park Sang-in說,給他們機會作自願性的改革,其實沒有意義,因為不會改變什麼。他們所做的是結構性地改變其所有權。但是本質上,這不會改變財閥經營的方式。除非執行更嚴格的法律,讓股東擁有更大的權力,使財閥負起法律上與財務上的責任,否則他們不會放棄獨斷、世襲下來的權力。

【網址連結】

http://www.koreaherald.com/view.php?ud=2018060400080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