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呼籲證管會考慮改變公司盈餘報告的頻率

【作者】    Renae Merle
【資料來源】    Washington Post
【發佈日期】    2018年 8月 17日
【介紹者】    閻書孝研究員
【審訂者】    邱明志委員
【簡介】   

美國總統川普在8月17日呼籲美國金融主管機關,考慮允許公開發行公司無須如目前這麼頻繁地向投資人公開資訊,此舉可能會大大改變美國企業的營運方式。

川普在推特上說,「這給予較大彈性並且能節省成本。」

這項提案所代表的意義是美國從大蕭條以來,重新思考國家會計體系的根基:目前股票在公開市場交易的公司必須每三個月一次提供股東詳細的財務報告—包括其營收與獲利。很多公司的經理人多年來抱怨,這個要求消耗時間,造成公司付出高昂代價分心去關注短期利益而非長期的健全經營。

川普說,美國證管會應該研究將報告期間從三個月一次改為六個月一次。

川普在週五上午於白宮草坪登上海軍陸戰隊一號時說:「我們考慮的還不夠遠,美國被這樣批評很久了,因此我們非常、非常嚴肅地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希望一年報告兩次就好,而不是四次。」

川普說先前與一些「世界級的執行長」會談後有了這個想法,包括百事公司前任執行長盧英德(Indra Nooyi)。川普問,「『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她回答,『就是一年報告兩次,不要每季報告』」。

在17日的聲明中,盧英德說上述的評論係發表在一場有關公司如何能更聚焦於長期目標的會談中。她說,「大多數人都同意短期觀點會抑制長期策略、從而影響到長期投資與價值創造。」

特斯拉的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說明為何令人訝異地讓價值500億美元的汽車公司私有化時,也提到這個問題。他在上週寫給員工的電郵裡說,身為公開發行公司,使得特斯拉「股價經歷劇烈波動」,從而成為投資人賭股價會下跌的標的公司。

馬斯克說,「同樣的,身為公開發行公司,為了每季的盈餘報告,讓特斯拉在做決策時承受巨大壓力,可能以季來看是正確的決定,長期來看不必然是正確的決策。」

證管會主席克萊頓(Jay Clayton)在聲明中說,川普點出了「美國公司關鍵的考慮點」,而證管會正在檢視公開揭露要求,包括其「頻率」。他說,「很多投資人與市場參與者都認同長期投資的重要性。」

這個觀念來自於麻州選出的民主黨參議員Elizabeth Warren,她提案希望針對企業行為做全面性重建,包括要求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公司,在做決策時考量到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包括勞工與所處社區,而不只是股東而已。在她的提案裡,勞工可選舉40%的董事席次,而公司的政治捐獻,必須經四分之三的董事與股東同意。

川普在上午7:30 所發的推特裡提到這件事,讓證券業很驚訝,引起某些人擔心,可能會在無意間引發市場更多波動並造成公司損害。有些知名的高階經理人,包括摩根大通的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已經建議公司要停止提供華爾街分析師每季預期收益的指引。

然而川普的提議更往前邁進一大步,讓那些一直呼籲公司要更多,而非更少揭露的股東倡議者憂心。公司治理專家表示,降低公開揭露的頻率,對老練的投資人有利,因為他們更易於接觸到公司經理人。

機構投資人委員會(Council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的副座Amy Borrus在聲明中說,「投資人需要及時、正確的財務資訊,才能做出審慎的投資決策。」

公司治理專家則說,季報會提供公司潛在問題的重要洞見,而且在需要落實公司紀律時,能要求公司高階經理人處理股東擔心事宜。

德拉瓦大學Weinberg 中心總監Charles M. Elson說,川普「曾經是一個執行長,而經理人都不熱衷於頻繁報告。每三個月要報告一次,的確有很多工作要做。」

Elson說,如果公司為達成每季獲利預期而苦戰,或經理人操縱數字為達到華爾街期待,因而倍感壓力的話,那顯示公司的管理與溝通不良。

他說,「主張每季報告是問題所在並非事實;問題在於不佳的經營團隊。就算更改報告頻率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公司治理專家說,廢除季報要求,也將導致投資人因資訊空窗期,轉而更加仰賴流言以及管理階層隨興式的發言。

賓州大學法律與經濟研究所的共同總監Jill E. Fisch說,「投資人很可能會對其他類型的資訊做出反應—並過度反應。也可能帶來更多投機與價格波動。」

【網址連結】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business/2018/08/17/trump-calls-regulators-consider-changing-how-often-companies-report-earnings/?utm_term=.79bb5765575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