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資建議推動吹哨政策

人資建議推動吹哨政策
【作者】    Joanna Lewis
【資料來源】    HR Director
【發佈日期】    2023年 2月 16日
【介紹者】    閻書孝研究員
【審訂者】    邱明志委員
【簡介】    

鑑於新研究顯示,員工對吹哨的意識及信賴度低落,鼓勵人資經理與董事檢討吹哨程序。

一份新研究強調,多數公私部門的人資專業人士(57%)相信,員工坦承錯誤的行為受到正面鼓勵。另外36%表示,員工「知道」他們可以報告不當行為。

然而,假設他們目睹或發現工作場所的不當行為,很高比例的員工不知道做什麼。

該等發現顯示,縱使這些組織存在這類事務,似乎鮮少投資於訓練及推展吹哨程序及政策。

這份吹哨調查是由Safecall委託的獨立第三方組織所執行。

大多數受訪者(約83%)具備吹哨政策,但17%沒有。儘管對組織而言具備吹哨政策並非法律要求,但根據公司治理守則,若上市公司沒有,則高階經理人必須能夠解釋沒有的原因。

正面來看,絕大多數人資經理都瞭解歐盟吹哨指令(EU Whistleblowing Directive),但是還是有少數(剛過20%)說他們不知道這個指令,因而不曉得對公司可能影響。

這顯示出公私部門近兩年推行的認識活動大有成效。

Safecall總經理Joanna Lewis說:「認識並採用吹哨程序及政策似乎相當高,這是令人樂見的。然而,當你開始深入研究此程序的機制及信賴度時,會看到一些令人擔憂的趨勢。」

「有的組織已經建置吹哨報告制度,但並未主動提供鼓舞人心的報告。即便的確有吹哨報告管道,少數組織將吹哨視為方格打勾作業,對組織的營收、士氣或獲利毫無效益。」

該發現顯示,不在少數的組織(約43.5%)沒有提供,或最糟糕的是渾然不知主動推展吹哨的效益。

Lewis說:「雖然有所進步,但要說服人資管理團隊,吹哨對他們自身及組織兩方都有多重且持續性效益,需要完成更多工作。」

在工作場所訓練與推動吹哨事務看來是個大問題。

對大多數的受訪者而言,吹哨訓練在他們的工作場所並非強制性。超過61%的組織沒有在其工作場所內實施推廣及教育。Lewis補充說:「若鮮少或沒有訓練何為吹哨的話,員工將會返回其根深蒂固的養成教育,往往就沒有傳達給同仁。不當行為就不會被報告出來,並且可能持續下去。」

對於提供內部吹哨服務的公司而言, 他們的調查人員僅58%受過正式訓練。這指出不在少數的執行調查人員(42%)若非從經驗中學習,便是自學,或者更糟的是完全沒有經驗。

使用未經正式吹哨調查訓練員工的組織風險可能很大。最大風險要素在於未能按照立法及法院訴訟程序,而這是組織敗訴的主因。

當問及員工情緒時,人資專業人士的回覆不一。Lewis評論說:「42.6%的受訪者感覺員工在報告擔心不當行為時『整體感覺安全』的這個事實,實際上相當確鑿。它聽起來未過度自信。」

她說,這本應該是個令人憂慮的理由,當有超過74%的受訪者無法確定吹哨者在報告不當行為時有自信。關於此點的見解是當吹哨者考慮報告不當行為時「整體感覺安全」的程度不足。

Lewis說:「凡員工可做其中最困難的一件事是成為吹哨者—僅相對少數的比例一定會這麼做。若員工報告不當行為會遭到報復的任何暗示,將會大幅減少揭發組織內問題的可能性。

「這些調查發現突顯公司和組織有實際的機會來檢討其吹哨流程、把更好的方式推廣給員工,以及確保健全獨立的吹哨者熱線和報告程序。」

【網址連結】
https://www.thehrdirector.com/business-news/employee-engagement/hr-advised-promote-whistleblowing-policies/

TOP